石頭可說是「雲之根、地之骨」。人類使用第一塊石頭作為謀生的工具或防禦的武器時,人類文化的進展便進入舊石器時代,因而石頭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起點。從遠古時代開始,就流傳著許多關於石頭的神話和傳說,神山靈石的傳說象徵著人類的集體意識,如女媧補天、禹生於石、和啟母石等神話。中國著名古典小說中的「西遊記」與「紅樓夢」,以古老的石頭神話為主題,淵源於人們對石頭的崇拜與信仰,經由文學對石頭神話的建構與再生,創造出浪漫、瑰麗的篇章,成為傳世不朽的著作與傳奇。
神話是人類遠古的記憶,「西遊記」與「紅樓夢」的故事主角都是一塊石頭。《西遊記》架構混沌初開的宇宙觀,所謂「二維」的觀念,天地以一日十二時辰倍數累進,構成「日」-「月」-「歲」-「會」-「元」的時間概念;而十二會中由「子」的「一陽初動」,產生日、月、星、辰四象,然後近「丑」,形成五行,最後到「寅」,天、地、人三才定位,於是乎生人。空間的開展則受三皇、五帝的道統影響,將世界分為四大部洲,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方位分別展開。來看看西遊記開端怎麼寫的:
那座山正舀頂上,有一塊仙石。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,有二丈四尺圍圓。三丈六尺五寸高,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圍圓;二丈四尺,按政曆二十四氣。上有九竅八孔,按九宮八卦。四面更無樹木遮陽,左右倒有芝蘭相對。蓋自開闢以來,每受天真地秀,日精月華,感之既久,遂有靈通之意。內育仙胞,一日迸裂,產一石卵,似圓球樣大。因見風,化作一個石猴。五官俱備,四肢皆全。便就學爬學走,拜了四方。目遠兩道金光,射沖斗府。《西遊記 第一回》
「西遊記」描述在盤古女媧開天闢地之際,接受日精月華有靈通之意,產一石卵化作石猴,這石猴就是孫悟空,孫悟空的母體乃自渾沌以來汲日月精華的天生仙石,仙石誕生的孫悟空,歷經磨難之後終於修得正果,他來自自然,又回歸於自然,尋求內心安適的圓滿。
而「紅樓夢」本名是「石頭記」,此書一開頭就說:「此開卷第一回也,作者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,故將真事隱去,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。」
「紅樓夢」全書思想中心的靈石,起源於「卻說那女蝸煉石補天之時,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,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,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,單剩下一塊未用,棄在青埂峰下,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,靈性已適,自去自來,可大可小,因見求石俱得補天,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,遂自怨自愧,日夜悲哀。」《紅樓夢 第一回》
「十二丈」在此神話中象徵一年之中的十二個月;「見方二十四丈」是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,「三萬六千五百」象徵一年中有三百六十五天,剩下沒有用來補天的頑石「零一塊」就是賈寶玉。賈寶玉是女媧補天所剩的一塊石頭,女媧氏煉石補天時,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,剩餘一塊未用捨棄在青埂峰下,經鍛煉之後,已通靈性。後有一僧見此石生得性靈,便大展幻術,變成一塊瑩潔的美玉,攜其至「昌明隆盛之邦,詩禮簪纓之族,花錦繁華之地,溫柔富貴之鄉走安身樂業」。賈寶玉誕生之際,口裡含的那塊「通靈寶玉」。全書以通靈的石頭「賈寶玉」為中心,展開的愛情故事,石頭成為故事的開端,也是最後的回歸。賈寶玉經歷一番人間的「離合悲歡、炎涼世態」後,回歸青埂峰下,將經歷鐫刻在石頭上。空空道人將石頭上刻錄故事「抄錄回來,問世傳奇」,便成為《石頭記》緣由。
從漫長的石器時代開始,人類與石頭便有不解之緣,對先民而言,石頭被視為力量、豐饒、幸運等的象徵,對石頭的崇拜、信仰,在歷史的文明進程中,化為美麗的石頭神話、傳說。文學創作記錄了時光的故事、歲月的痕跡和文化的結晶。《西遊記》與《紅樓夢》以石頭神話為原型,創作出傳誦千古、家喻戶曉的不朽名作,讓我們在展讀之際,心靈深處自自然然地和人類的老祖宗感應道交,不亦快哉!